近日,宝马官方宣布称,将在美国加州推出无线充电试点项目。
其实,宝马在早些年前就已经展示过这一技术,只是没有正式商用罢了。据悉,这套无线感应充电系统由位于车辆底盘的CarPad充电模块,以及安装在地上的GroundPad充电设备组成。
其原理是把感应电流从GroundPad和CarPad之间产生的磁场中传递,从而对车内电池进行充电。
具体实操上,驾驶者只需将车停在自家车库的指定位置,纵向偏离不高于7厘米,横向偏离不高于14厘米,无线充电将会自动启动。
且为了保证用户能更准确地把车停在相应位置上,宝马在车内中控的显示屏上设置了一套专门的停车辅助系统,有点类似于透明底盘的技术应用。
当车辆靠近GroundPad时,屏幕上会出现两条蓝线表示无线充电线圈的位置以及行驶路径,当驾驶员将代表汽车的绿色球放置在GroundPad上代表线圈的蓝色圆圈上,按下汽车内的按钮即可开始充电。
据了解,这套系统的充电功率为3.2kW,为本试点项目所定制打造的宝马新5系插电混车型可在3.5小时内充满电。
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充电桩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范围内。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充电桩的数量将逐渐增多,且未来智能充电的设计也将逐渐多样化,从而满足不同场景下用户的需求。
充电基板也可以安装在室外,并且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使用。所有导电组件都具有防雨、防雪功能,汽车在充电基板上驶过不会对它造成任何损坏。
在充电过程中,环境电磁辐射范围也仅限于汽车底盘内。充电基板是随时监控周围环境,一旦发现任何异物都会关闭充电程序。
无线充电的优势在于能够简化传导充电插入电缆这一步骤,为用户带来更为便捷的体验。就目前来看,无线充电更适用于私人场景下以及无人驾驶车队的充电诉求。
现如今,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在手机或是电动牙刷上得到广泛应用。至于何时能够在电动车上普及开来,还需要耐心等待。
但是宝马这一试点项目的落地,已经可以看作是智能充电技术迈向多样化的第一步了。
不过单说充电成本就是让人头疼的一件大事。普通的壁挂式充电桩最多就是重新走线,而这类无线充电模块需要在地下安装充电板,很显然后者的成本要高的多。
另外,支持无线充电的汽车也需要安装充电感应模块,这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这样看来,无线充电想要实现大规模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