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分类
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骑手,而非旗手
日期:2025-02-17 10:29  点击:5288
 

序言:

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,不是好士兵”——拿破仑的名言,曾经激励很多人,奋发有为,建功立业。“将相王侯宁有种乎”!东方文明在更早的时期,亦有相同的观点。然而,在历史的悠远长河中,无论是战争带来的王朝更替,还是科技带来的重大生产生活方式变革,放在当年当刻,无一不是轰轰烈烈,震撼人心;但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,逐步缩小,以至式微。


“江山代有人才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”!历史多为成功者树碑,却鲜有为失败者立传。“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”,不过是文人墨客酒后之感慨罢了。

 

战术上的勤奋,掩盖不了战略上的缺失。时代造就了马云,而不是马云开启了时代。马云的成功,一是美国同类互联网科技公司商业模式的先行先试,二是国家改革开放百花齐放的政治商业氛围,三是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快速崛起的技术背景,第四才是马云及其团队的商业能力。


122a042f-bf30-4f44-bf1d-48d9f5eee09f


有人说,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,是中国政府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;是继高铁之后,又一重大弯道超车的国家战略。


的确,能承载国家重大战略的产业,可选择的支柱产业并不多,汽车是其中最完美的注脚:一是产业链庞大,对GDP、税收、就业、民生等方面的改善与提升贡献大;二是上下游业态丰富,整合带动了新材料、动力电池、电机电控、智能驾驶、车路云协同、智能制造等诸多领域的技术变革,实践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使命;三是构建并提振汽车销售、汽车维修、汽车配件、二手车、金融保险、汽车出口、充电服务、网约车运营等服务新生态。四是实现了能源的多元化利用,降低了社会成本和能源危机的风险;五是带动新的消费升级与消费增长。


总之,举全国之力,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,益处多多。从国家战略上分析,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抉择:避开国外已经成熟的燃油车路线,放弃日本已经独占鳌头的氢能源路线,选择相对彼时技术尚不成熟的 “电动+智能网联”迭加路线,一片蓝海。


164ca131-f32b-4865-8fae-d0d26c49438b


结果也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:不到十年的极短时间,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,就从靠补贴的起步阶段,成功进入到产品技术与产品性价比完全反超国外大品牌燃油车,并从日本手中成功抢得汽车出口冠军宝座;更为重要的是,在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领域,构建了隔代式的领先优势。中国新能源汽车,已然扎扎实实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购车的首善之选。


在大的国家战略为引擎基础上,依托中国人民聪明勤奋于一体的优良品质,在庞大的中国汽车消费生态,任何一项创新创业,都有着巨大的成功机会。


在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条上,是新企业新模式新技术更强,还是传统汽车企业兼容并包逐步涉足延展新能源汽车业务更稳?我们不妨一起来交流探索。


第一部分

如何直面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


产业变革的车轮滚滚向前,一个不争的事实是,如果某个企业业务是构建在传统燃油车产业链,如何拥抱新能源汽车时代,实现转型升级,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。但,在燃油车的不同链条,向新能源转型升级的策略,还是有显著差异的。


第一:如果该企业的业务,是构建在燃油车新车、二手车的销售,则基本的策略就是断舍离,对传统业务做技术性的切割。比如:燃油车前装配件、燃油车4S店、油车二手车等。因为燃油车新车市场占有率和销售价格,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下滑。量价齐跌,接下来必然就是资金链的危机。大胆预测,未来5年,燃油车前装配件业务及4S店销售业务,至少再下降50%。关停并转是必然趋势。如何体面离场、技术性离场,也是一门技术活。


第二:如果该企业的业务,与主机厂非直接关联,比如后市场维修保养、配件等相关业务,因为随着燃油车主机厂体系的式微,后市场将成为4亿辆保有车服务的承载者,其业务将有一个相对稳定乃至增长。因此,后市场产业,如何提前布局燃油车主机厂体系快速消退,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挖掘点。


第三:至于汽车保险、金融、改装等业态,仍至于加油站业务,基本上跟全国的汽车总销量或总保有量有关,至于总销量或总保有量体系里面,油车与电车占比之间的此消彼长,对总体业务影响不大。保守观点,未来15年,将全国4亿多存量汽车,逐年转化,依然能保持全国每年2000多万台的新车销售总基盘,这要这个基盘存在,中国汽车产业未来15年,总体一定是稳健的。至于竞争和内卷,这是时代更替的必然。“世间只见新人笑,哪里见得旧人哭?!”


第四,如果该企业,原本就是以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为主。随着产业早期充分竞争阶段的快速完成,行业即将进入“寡头时代”,可以说,留给我们的时间,已经不多。但鉴于中国汽车产业巨大、政策与区域等各方面因素,业态的多元性,也会给新能源产业生态带来一定的共存空间和创新空间。


10875d21-505c-45d8-b125-55b659b83aa0

如何直面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

第二部分


一、做正确的事,和正确的做事


陈毅元帅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时,写过一幅著名的挽联:“要打叭儿落水狗,临死也不宽恕,懂得进退攻守,岂仅文坛闯将;莫作空头文学家,一生最恨帮闲,敢于嬉笑怒骂,不愧思想权威”。


兼容,并包,+新能源,这是传统汽车企业新能源转型必然之路。加油站+充电桩、修理厂+新能源维保工位、后市场配件+新能源专区(无论线上线下,也无论单店连锁仍至园区)、汽车检测站+新能源专检线、平行进口改平行出口+新能源跑得快的,早已趟出路径收获新产业带来的新红利了。


新能源汽车产业链,千亿级规模的企业,将集中出现在:材料、动力电池、智能网联、整车企业、出行等领域。其中,材料企业2-3家,动力电池企业2-3家(尤其是在固态电池这一即将到来的风口),智能网联3-5家,整车企业5-8家。总之,产业集中度非常高,有竞争力的选手都已经在牌桌上。


因此,量力而行,做一个相对有竞争力,并且跟好一个带头大哥的Tier2,是一个相对稳健的进入策略。


二、与谁同行,谁与同行


在汽车后市场,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转型,总体而言,是通缩性转型。相较于油车,电车的整体结构更简单,全车零件总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;同时,电车维护的周期、项目和成本,较油车大大下降;而随着电车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,车辆事故概率也将大幅度下降。以上等等,对全国车后市场而言,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实际情况。


31430519-436b-4ec8-bb95-413ab9d279a8


当然,由于电车部分配件成本更高带来单次维修客单价提升;以及年轻化群体对汽车改装、美容及车生活相关的需求大幅提升。也是后市场新能源转型的机遇所在。

转型之路,必然要走!

如何走,有几个角度可供企业参考:


 

1

多与产业链上游企业和从业者为伍,无论是技术发展方向,还是市场需求分析,上游企业,都可以给予后市场更多有益的市场指导和技术指导。

2

多与车主用户为伍,后市场企业主一定要走进年轻电车消费者群体,感同身受,对于捕捉这个群体的需求,将会有极大的帮助。

3

多与海外市场从业者为伍,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,不止于中国市场,更大更可期待的是海外广大市场。

 

时代赋予了我们这样一次伟大的机会,期待更多的同行企业家,在转型过程中做好一名骑手,充分认知自己的起点和目标,做好定位,设计好策略和基本路径。则必有所成。不必做旗手,因为风浪太大!



f44c220f-5c41-4c75-a14d-10c37d68513a

 

公众号图标

关于网站  |  普通版  |  触屏版  |  网页版
02/22 16:44
首页 刷新 顶部